浪漫與冒險之都 — Paris, France

(Part 1)

Jimmy Chao
Jan 14, 2024

巴黎自從上次拜訪Lyon之後就一直在我想要去旅行的城市名單之中,但是一直到了疫情結束後的今年,我才有機會來到法國拜訪這個城市。

巴黎是法國的首都和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人口超過216萬,整個都會區人口則到1300萬以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時尚,金融,科技與娛樂產業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同時因為教育機構的密度之高,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適合創新的城市之一。但同時,巴黎也是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公元前就有人類在賽納河流域生活的痕跡,在羅馬征服了這個地區,改名為巴黎之後,法蘭克人又佔領了巴黎,經過了許多紛亂之後巴黎成為了法蘭克王國的首都,經歷了君主變遷,中世紀的黑死病,英法百年戰爭的佔領,路易14的王朝,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拿破崙的興起,反法同盟的佔領,普法戰爭,巴黎公社,世界博覽會,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數百萬人曾在這個城市生活,體驗到這些歷史的變遷與時代的改變,讓巴黎成為了一部活生生的歷史巨著。

Day 1 —戴高樂機場,第七區, 巴黎鐵塔

剛下飛機的時候,我第一個印象就是”怎麼這麼熱?”,九月的天氣讓機場有種濕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巴黎的天氣通常在20度上下,但因為全球暖化的關係,現在在夏天有時候會到30度,加上歐洲人的民族性不喜歡空調,造成機場的這種悶熱,我調查了一下到Airbnb的路程,就搭上機場直達巴黎火車前往第七區,途中當然是沒有冷氣的,在擁擠的火車上面每個人都探頭出窗口希望能讓自己涼快一點。

之後到了第七區的塞納河畔,巴黎在1860年實施了新的分區法案,其中規定以羅浮宮所在地作為第一區的皇宮區,其他以順時鐘向外依次編號到第20區。

像蝸牛一樣的分區

基本上1~4可以算是市中心,5~7,13~15算是巴黎左岸,過去與教育機構和文化著名,左岸咖啡指的就是在這個充滿學術以及藝術的背景所孕育出來的咖啡館。

我所預約的Airbnb就在第七區的舊街區裡面,出了地鐵,走過了傷兵院前的廣場,眼前的是一條可以直接看到艾非爾鐵塔的小巷,我走到小巷裡頭的一個巷弄叫passage jean nicot裡,在一棟老舊公寓的2樓,就是我這次預約的Airbnb,之所以會預約這裡是因為在網路上的推薦,說是要住在巴黎舊城區才能夠真正體會巴黎文化,幸好公寓雖然外觀老舊,但內裝還滿新的,在放好行李,稍微休息一下之後,我就準備去參觀附近在走路範圍之內的艾非爾鐵塔。

艾非爾鐵塔離我住的地方要走15分鐘,漫步在第七區的街區,沿路上有著許多的餐廳與酒吧,也有充滿法國特色的麵包與甜點店,由於艾非爾鐵塔,現在這一區也是觀光和夜生活興盛的一個區域。

艾菲爾鐵塔是在1889年的世界博覽會建成,那是在法國大革命開始之後正好100年,在18世紀的科學革命之後,為了表達對前人革命開創道路的感謝而建造的紀念碑。那時候名為300米塔,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在當時,很多人甚至不相信建築物能夠蓋到這個高度,也有很多藝術家表達反對,稱作這個荒謬的鐵塔會像龐然大物的黑色煙囪一樣統治著巴黎,然後可恨的螺絲鐵柱會壓垮所有的紀念碑和古蹟等等。但是到了現在,這個塔反而成為了巴黎的象徵,從市區的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這個高聳入天的鐵塔。

我穿過了街道,來到了艾菲爾鐵塔之下的戰神廣場(Champ de Mars),許多人正在夕陽之下於廣場的草皮之上野餐,一邊喝著紅酒一邊欣賞鐵塔,這些法國人(還有觀光客)真的很懂得享受人生。

雖然從遠方看也十分壯觀,但居然都走過來了,我還是決定要上觀覽台看一下,穿過鐵塔底下的公園,在售票口排隊買了到了塔頂的票之後,天色也已經漸暗,此時燈光打在鐵塔的底端,塔身的燈一閃一閃的看起來非常的漂亮。

排隊上了電梯之後,來到了塔的中間層,在58層有著餐廳跟小賣部,還有有名的Pierre Herme的馬卡龍店,有許多人只在這層參觀,不過我的目標是頂層,所以沒有參觀繼續搭第二部電梯上到頂層。

到了塔頂,天色已經全部暗了下來,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巴黎的夜景,為了我接下來觀光做了一個很好的預先介紹,巴黎在拿破崙三世時,由於城市老舊已經不符合一個國家首都的需求,經由建築師Georges-Eugène Haussmann將巴黎改造成現在的樣子,其中的特色就是放射型的街道,寬敞的大道,石材外觀的街道和最高7層樓的建築,這些風格就這樣原原本本地保留下來,所以周圍沒有比鐵塔還高會遮擋視野的建築,從鐵塔上望下去,巴黎整齊的建築和街道在眼前一字鋪開,可以說是我看過最美麗的夜景之一了。

下了鐵塔之後我沿著塞納河往回走,一邊欣賞著塞納河的夜景,一邊看著遊河的船隻,最後在住處附近找到了一家還開著的小酒館,吃了半天以來唯一的一餐油封鴨腿慰勞自己,結束了豐富的第一天。

Day 2 — 凡爾賽宮

第二天我報名了凡爾賽宮的觀光團,所以一大早就到位於第八區的聖拉扎爾火車總站與觀光團會合,一起搭直達的火車前往凡爾賽,在火車上和同一個團的人聊天,才發現大部分的人都是從美國和加拿大過來的夫婦,一個人獨行的好像只有我一個……

大概搭了40分鐘的車之後,我們就到達凡爾賽宮所在的小鎮,此時導遊先帶我們到了附近的市場Place du Marche Notre-Dame買等一會去凡爾賽宮野餐的食物,因為凡爾賽宮庭院沒有賣食物的小販,導遊帶我們去看了當地的起司店,肉類以及熟菜的店等等,我在逛了一下之後也買了果醬,起司,鹹派和Baguette,而和我同團的人不約而同的都買了紙杯和紅酒。

之後導遊帶我們去騎腳踏車,從後院入口進去,來到了凡爾賽宮的後花園,導遊跟我們介紹凡爾賽宮的歷史,這裡以前是皇家的獵場,所以花園佔地非常廣大,之後在路易十四的時候他移到凡爾賽宮生活,這裡成為法國實質上的宮殿,後花園也經過精心的整修,從狩獵場變成有雕像,噴泉與巨大十字型運河的花園。

在導覽一陣子之後,我們在後花園水池的一塊草地停下來休息,讓大家享用午餐,我也用剛買的果醬與起司做了個法式麵包三明治Tartine,之後參觀了後花園的Grand Trianon(大特里雅儂宮)與Petit Trianon(小特里雅儂宮),這後院是當初路易十四為了情婦所建造,而小特里雅儂宮則是路易十五為了情婦龐巴度夫人建造,附近則有路易十六為了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所修建的瑞士農莊,為了讓不習慣法國宮廷生活的她能有個歇息的去處。相較於為了情婦所蓋的華麗宮殿,我覺得去不了瑞士就把把整個瑞士農莊蓋在家後院的皇室想法,還有路易十六的體貼比較令人感動。

Grand Trianon
hermit village

在參觀完後院之後,導遊帶著我們來到正面凡爾賽宮的本殿,從這裡我們可以一睽當年皇室生活的景色,每間房間都充滿著歐式的黃金與花紋裝飾,牆上掛滿著藝術品以及雕塑,尤其是許多文藝復興風格的壁畫真的是讓人感到驚訝。

其中經過了鏡廳,在這條73公尺的長廊上擺滿了華美的水晶吊飾以及壁畫,這個長廊連接了國王與皇后的生活區,是當年很多重要合約,包括結束一戰的凡爾賽條約簽署的地點。

現在的凡爾賽宮就像是中世紀藝術的一個巨大畫廊,不過在逛到有些審美疲勞之後,我看到這邊有巴黎甜點名店Angelina的分店,不可免俗的去點了一份著名的蒙布朗蛋糕和馬卡龍,這家也是唯一一家能開在凡爾賽宮內部的甜點店。

之後去參觀了花園,花園整修得十分整齊,配上在水池中倒影的凡爾賽宮非常壯觀,真的深深的感覺到當時法國王宮建築的華麗以及在中世紀能做出如此規模建築的實力了。

在參觀完凡爾賽宮之後,我就坐火車回到巴黎,由於騎了一天的腳踏車和走路已經累了,就在公寓裡繼續吃剩下的Tartine當作晚餐,結束了第二天的行程。

Day 3 — 羅浮宮

隔天我一大早就起床,準備在九點的時候去參觀羅浮宮,因為預計會有滿多人的,所以我預先就買好了指定時間的票,準備在第一批入場。我坐地鐵到了第一區的協和廣場站(Concord),協和廣場就是以前惡名昭彰的斷頭台所在地,曾經一度叫做革命廣場,現在放著埃及贈送的一個巨大的埃及方尖碑。

現在廣場在準備橄欖球世界盃

我穿過廣場,走過杜樂麗花園,這裡是以前杜樂麗宮的皇室花園,杜樂麗宮是羅浮宮西面的一個離宮,正對香榭大道與凱旋門,拿破崙以前也曾經住過這裡,後來杜樂麗宮在巴黎公社時期被燒毀,羅浮宮變成了ㄈ字型,留下了這個法國式的皇室花園,之後向公眾開放成為了巴黎市民憩息的好去處。

穿過了方格式的花園,終於看到了羅浮宮博物館,羅浮宮是以前法國的皇室宮殿,在法國大革命之後一年改成了中央藝術博物館並對外開放給市民。一到了羅浮宮映入眼簾的就是拿破崙廣場和聳立在中央大型的玻璃金字塔,這個是在1981年羅浮宮重新整修時,由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在當時由於設計過於前衛,遭到90%的巴黎市民反對,到了現在卻成為了羅浮宮不變的象徵,很訝異當時的人能夠獨排眾議堅持這個設計。

在金字塔前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我從金字塔的入口進入了羅浮宮,原來金字塔底下就是羅浮宮的主要廣場,從這裡通到三個方向的皇宮建築,分別為南邊的Denon Wing,東邊的Sully Wing和北邊的Richelieu Wing。

為了搶在人潮之前看蒙娜麗莎,我第一時間就趕到Denon Wing,這裡以希臘,羅馬的雕塑與文物,和17到19世紀的油畫為主。穿過充滿大理石雕塑的0樓長廊,到達一樓最有名的展區Pavillon Daru,廣大的展場內是華麗的法國皇宮建築與玻璃天窗,在牆上隨意開展著大幅的油畫們,即使是對藝術不熟的我,也在牆上看到好幾張曾經在美術課,書籍或唱片封面上看到的作品。

自由領導人民, 梅杜莎之伐
左 — 拿破崙的加冕, 中 —年輕的殉道者 , 右 — 拿破崙在埃勞戰場

在穿過畫廊和另一個展區Grand Gallery之後,終於來到蒙娜麗莎的房間,雖然事前就有聽說過,但是蒙娜麗莎的畫還真的是比預期中的還小許多,尤其是在比較過長廊上的巨大油畫之後,更顯得這副畫的平凡,但轉頭一看,整個房間裡都是拿著手機和我一樣拼命企圖將這副畫記錄下來的人。

蒙娜麗莎英文稱為Mona Lisa, Mona是義大利文Madonna的簡稱,意思是女士,等同於英文的Madam。據說是當年達文西為了佛羅倫斯的富商之妻所畫的肖像畫,但他直到最後都沒將這幅畫交出去,在他死後被法國國王買下,自從1797年羅浮宮博物館成立不久之後就一直在這裡展出。但是這幅畫變得有名其實是在1860年代有一部分的知識份子開始稱讚這幅畫,在1911年義大利人佩鲁賈在閉館後躲在儲藏室,於隔天把畫藏在大衣裡運出博物館(由此可見這副畫有多小),之後在報社的大幅懸賞之下這幅畫才有了現在的知名度,以現在的角度來講就是爆紅。

在參觀完蒙娜麗莎之後,我又重新看過一遍長廊上的畫,才依導覽反方向回去看展示王室珠寶的阿波羅廳和樓下的希臘雕塑,包含了有名的米羅的維納斯與勝利女神,在參觀完Denon Wing之後,又去Sully Wing看埃及的古文物和羅馬文物及雕塑,直到了下午才去Richelieu Wing看室內的雕塑公園。

參觀完之後我沿著出口,經過了金字塔,發現底下有一整條販賣紀念品和甜點的商店街,還連接到另一個羅浮宮商場與遊覽車的停車場,不得不說羅浮宮整體的規劃設計真的很好,王宮與地下室的連結讓動線十分順暢,同時也保留了宮殿本身的樣貌。而王宮內的裝潢就十分華麗了,展品更是我在所有博物館中看過最豐富的,尤其是能親眼看到那些有名的雕塑與繪畫真的讓我很感動。

在離開羅浮宮之後已經是下午了,我漫步在巴黎的市中心,前往一家之前調查到的Raclettes起司專賣店,沿途經過很多有名的法式小酒館,但我還是忍著想嘗試之前一直想吃吃看的Raclettes起司,到了店裡沒想到除了我之外就只有另一桌客人,大部分的人都在隔壁的小酒館排隊,我點了能起司跟馬鈴薯吃到飽的火腿套餐,本來是應該要兩個人才能點的,但服務生的小姐人真的很親切,為了我在外面設置了能融化起司的Raclettes機器,溫熱的Raclettes與白酒和馬鈴薯真的是絕配。我問了服務生Raclettes的由來,這道菜似乎是在法國與瑞士交界的阿爾卑斯山區比較普遍,Raclettes的原意是刮刀,指的是當時的牧羊人用刮刀把火烤的起司刮下來的吃法,是與瑞士的Fondue齊名的熱起司吃法。

阿爾卑斯山少女海蒂裡也有這道菜

最後我在把起司吃到半月形的時候才終於棄權,回程的時候又順便買了一杯台灣幸福堂的珍奶,巴黎的飲食業真的很發達,沿途到處都是世界各國的料理店。由於這次出來只請了兩天假,還要順便上班的關係,就趕緊趕回公寓參加今天的Standup,一直工作到晚上12點才終於結束這漫長的一天。

Day 4 — 拉法葉百貨公司,巴黎歌劇院,奧塞博物館,Passione

隔天一大早,在公寓吃完早餐之後,我就前往第九區的拉法葉百貨公司,我在Trip Advisor預定了一堂馬卡龍教學課,打算來看看正宗的馬卡龍做法。到的時候由於時間還早,百貨公司都還沒開,我就在第9區周圍隨便逛逛,百貨公司前的奧斯曼大道上有著巴黎歌劇院,春天百貨,還有許多中型的mall跟咖啡店,酒館,這裡是巴黎主要的商業區之一。

在附近喝了一杯咖啡,待十點百貨公司開幕之後,我就急忙跑回百貨公司內,拉法葉百貨公司,正式中文名叫”老佛爺百貨公司”,是一個八層樓的大型百貨公司,中間還有天橋把隔壁的新館合併起來,最著名的就是裡面的玻璃圓頂,在1912年整修開幕之後成為這裡的象徵,從那之後這間百貨公司就一直是巴黎時尚的引領者之一。

在三樓的女裝部角落,有一區是專賣二手衣的專櫃,馬卡龍的教室就座落於此,裡面有一個精緻的活動空間可以舉辦各式活動,來參加的同學基本上都是在這邊工作或讀書的女生,只有我和另一個美國人是男的,老師跟我們講解了馬卡龍的作法,然後在眼前對我們示範一遍,可惜廚房內沒有空間讓我們每個人實作,只能象徵性地擠擠花和做馬卡龍的內餡而已。

上完課之後我們拿到了四個自己做的馬卡龍還有食譜,我就在百貨公司天頂的咖啡店一邊喝著拿鐵配上剛剛做的馬卡龍,這時隔壁剛好遇到一對從台灣來的女生,稍微聊了一下才發現她們已經來巴黎三次了,真讓人讚嘆巴黎的魅力。

出了百貨公司後突然下了傾盆大雨,我冒著雨跑到了對面的巴黎歌劇院想要參觀,結果一大堆人也同時想擠進歌劇院避雨,搞到動線不清楚,工作人員只好叫一堆人在雨中乖乖排隊,即使我手上有票也是一樣,令人覺得法國的機構真的很沒有效率。

在全身溼透了之後終於進入了巴黎歌劇院,巴黎歌劇院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歌劇院,於拿破崙三世的時代開始建造,也就是巴黎正在進行大改造的時候,一直蓋了15年才完成,被稱為是華麗的新巴洛克風格建築的典範,和聖母院,羅浮宮與聖心教堂被併稱為巴黎的代表建物之一,在巴士底歌劇院完成之前一直都是巴黎國家芭蕾舞團以及巴黎歌劇團所使用的主要劇院。同時這座歌劇院也是名作歌劇魅影的背景。

歌劇院中可說是金碧輝煌中的金碧輝煌,四處都充滿著金色的裝飾雕塑以及吊燈,還有天花板上和牆上的壁畫,比羅浮宮和凡爾賽宮都還要華麗,同時裡面也有歌劇院博物館,展示以前表演者的服裝和歌劇院的歷史。歌劇廳中正在排演看起來像是實驗性的舞台劇,內部的裝潢也是非常華麗,可惜沒有辦法在這裡看一場表演。之前Airbnb曾經在歌劇院的包廂中做出了一個房間,可惜只有一次,不然能夠住在這個歌劇院一個晚上真的會是一次很特別的體驗。

離開歌劇院之後,本來打算去旁邊的凱旋門和香榭大道參觀,但因為下雨覺得改變計畫去奧賽博物館會比較好,就坐了公車回到第七區的博物館,由於事先沒買票得在外面排很久,到了博物館內部已經是下午三點了。奧賽博物館是以法國近代藝術的館藏著名,以1848到1914年間的繪畫,攝影,雕塑為主,這段時間的藝術風格是以印象派為主,因此這間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收藏最多印象派作品的博物館。

一進博物館,看到的是如同車站一般的拱形大廳以及時鐘,奧賽博物館以前是塞納河畔的奧塞火車站,在設計當初就以華麗的玻璃拱型屋頂以及豪華的裝飾為賣點,一直到了二戰結束後因為車站長度不合需求才慢慢沒落,在1970年通過改為博物館的決議,經過一系列的改建而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走進正門就看到很清楚的標示說莫內,雷諾瓦的畫往這走,我順著標示來到五樓,經過了一個在時鐘內的餐廳,來到了印象派的展區,印象派是相對於古典凝真的畫風,印象派主張應該畫出主觀的感受而不是追求寫實,所以印象派的畫都有很鮮豔的顏色和特別的筆觸,畫的主題也注重在戶外的景色或是捕捉一瞬的光影。這個展區有名的是雷諾瓦,莫內與梵谷的畫,和羅浮宮一樣,能親眼看見這些教科書等級的畫真的很感動。

從窗外可以清楚地看到塞納河對面的杜特麗花園以及羅浮宮,離開展區後可以從空中走廊看到整個車站大廳,現在是雕刻品的展區,其中有名的有北極熊,羅丹的地獄之門,沈思者,還有巴黎中有3個的自由女神像,二樓跟一樓展區中還有其他繪畫與家具,也有我上午去看過的巴黎歌劇院的模型,真的是非常豐富。

在離開博物館之後,雨也已經停了,我就先回公寓換了一身乾的衣服,準備去預約的晚餐餐廳Passionné,巴黎一向都以美食著名,其中法國也是米其林美食指南的發源地,所以這次我也訂了這邊的米其林餐廳,想看看發源地的水準到底如何,Passionné是一家一星級的餐廳,特別的是他的主廚是來自北海道的日本人,法國一向都跟日本文化很親近,像是浮世繪就影響到印象派的一些創作,在食物方面,日本料理講究素材原味的做法也影響到近代法國料理的作風。

我坐地鐵到了位於第九區的Passionné,在七點的時候店才剛開門,對於晚餐都吃很晚的法國人而言七點才算剛開始而已,我由服務生帶領入座了窗邊的位置,菜單看起來是很標準的一套Tasting menu,有Amuse-bouche(餐前小點),三道前菜,魚肉,肉類和兩道甜點。但菜一端上來我就嚇到了,光餐前小點就有四道,放在蟹殼上的海膽cracker,馬鈴薯prezel,甜菜塔和鮪魚塔,玲瑯滿目的擺滿了整個桌子。

第一道前菜是魚肉和魚卵春捲沙拉佐昆布泡沫醬汁和烤龍蝦,palate cleanser(清除口中味道的小點)的蟹肉蛋糕,第二道是玉米清湯與日式烤雞肉丸串,第三道是牛胸線肉佐日本橘子醋醬汁和墨汁蛋糕與魚子醬。真的讓我忍不住吐槽這根本是七道前菜了吧。

魚肉是鱈魚配墨魚與海藻跟番茄puree,最後的肉類是煙燻鴨胸與紅酒蕪菁醬汁,搭上在cracker上的鴨肝慕斯,裝盤與每道菜的豐富程度真的是超乎我想像的水準,味道的平衡也抓得很好,在法式料理中帶有日式的風味,法國的一星級精緻程度應該等於其他國家的二星級了吧,還是因為競爭激烈而想要脫穎而出到二星級呢?

甜點則是芒果布丁,椰子優格曼越莓蛋糕,紅酒漬無花果,餅乾與馬卡龍配上我點的義式咖啡,最後還有一道可那麗,我已經懶得去數有幾道甜點了,法國廚師的算術一定是5=2沒錯。最後的價格與食物的份量比起來也相當划算,光是不用付20%小費就差很多了。就在受到法國美食的震撼教育之後,我在夜晚的巴黎街道微醺的走著,結束了充實的一天。

--

--